目前,國(guo)內主要(yao)的(de)實驗室(shi)資(zi)(zi)質(zhi)有CNAS實驗室(shi)認可(ke)及CMA實驗室(shi)資(zi)(zi)質(zhi)認定。標(biao)(biao)準物(wu)質(zhi)和(he)(he)標(biao)(biao)準樣(yang)品(pin)還有由全國(guo)標(biao)(biao)準物(wu)質(zhi)管理委(wei)員(yuan)會和(he)(he)全國(guo)標(biao)(biao)準樣(yang)品(pin)技術委(wei)員(yuan)組織的(de)資(zi)(zi)質(zhi)審批。作為國(guo)內主要(yao)可(ke)獲(huo)得的(de)實驗室(shi)資(zi)(zi)質(zhi),CNAS和(he)(he)CMA究竟有什么區別?您的(de)實驗室(shi)到底要(yao)拿(na)到哪種資(zi)(zi)質(zhi)比(bi)較合適?
1.CNAS和(he)CMA定(ding)義(yi)
我(wo)國(guo)實(shi)驗室(shi)(shi)資質認定(ding),由(you)國(guo)家認證認可監督(du)管理(li)委(wei)員(yuan)會(hui)(CNCA)統一(yi)管理(li),分國(guo)家和(he)省兩(liang)級(ji)(ji)實(shi)施。國(guo)家認證認可監督(du)管理(li)委(wei)員(yuan)會(hui)統一(yi)管理(li)、監督(du)和(he)綜(zong)合協調實(shi)驗室(shi)(shi)的(de)(de)(de)資質認定(ding)工(gong)作,國(guo)家級(ji)(ji)實(shi)驗室(shi)(shi)的(de)(de)(de)資質認定(ding)由(you)國(guo)家認監委(wei)負責實(shi)施;各省、自(zi)治區、直轄市(shi)人民政府(fu)質量技術監督(du)部(bu)門(men)和(he)各直屬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(zhao)各自(zi)職責負責所轄區域內的(de)(de)(de)實(shi)驗室(shi)(shi)的(de)(de)(de)資質認定(ding)和(he)監督(du)檢查工(gong)作,地方(fang)級(ji)(ji)實(shi)驗室(shi)(shi)的(de)(de)(de)資質認定(ding),由(you)地方(fang)質檢部(bu)門(men)負責實(shi)施。
2.CMA和CNAS的區別(bie)
區別一:評審組織機構的區別
CNAS實驗室認可證(zheng)書(shu)的評審組織(zhi)機(ji)構和發(fa)證(zheng)機(ji)構是(shi)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。
CMA分省級(ji)和(he)國(guo)家(jia)級(ji)的(de),國(guo)家(jia)級(ji)實驗室的(de)資質認定由國(guo)家(jia)認監(jian)委負責,非(fei)國(guo)家(jia)級(ji)的(de)實驗室一般由所在地省級(ji)的(de)質量技(ji)術監(jian)督局負責組織評審(shen)和(he)發(fa)證。
區別二:評審原則的區別
CNAS秉承的是自愿、非歧視的原(yuan)則。
CMA是(shi)針對為社(she)會(hui)出具公證數據的(de)檢(jian)驗機(ji)構進行的(de)強制(zhi)考核。
區別三:對實驗室的法律地位要求的區別
CNAS認可對實驗室的法律(lv)地(di)位沒有限制(zhi),可以是企(qi)業內部的實驗室,也(ye)可以是獨立的第三方(fang)實驗室。
CMA實驗(yan)(yan)室(shi)資(zi)質認(ren)定的(de)對象,需(xu)要是獨立的(de)第三(san)方(fang)實驗(yan)(yan)室(shi)、政府相關部(bu)門下屬的(de)事業單位實驗(yan)(yan)室(shi)等。
區別四:報告有效范圍的區別
通過CNAS認可的(de)實驗室在其認可范圍內(nei)出具(ju)的(de)帶CNAS標識的(de)報告,可在全球(qiu)的(de)多個國(guo)家(jia)和地區通行(雙方簽(qian)署(shu)了互認協議MRA);
通過CMA資(zi)質認定的(de)實驗室在其認定范圍內出具(ju)的(de)報告(gao)只在國(guo)內有(you)效。
3.CMA檢(jian)驗檢(jian)測(ce)機構資質認(ren)定和CNAS實驗室認(ren)可申請(qing)要求
1、CMA和CNAS通用要求:公正性和保密性。
2、CMA和CNAS結構要求:能承擔法律責任,具有管理層和相應人員,在固定的的設施內實施計劃申請的檢測工作。
3、CMA和CNAS資源要求:包括人員、設施環境、設備(包括標準品/試劑/消耗品)、計量溯源性、外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等5方面要求。
4、CMA和CNAS過程要求:包括要求、標書和合同評審、方法選擇驗證確認、樣品、記錄、測量不確定度、結果有效性、報告、投訴、不符合工作及數據管理等10方面要求。
5、CMA和CNAS管理體系要求:包括體系文件、文件控制、記錄控制、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、改進、糾正措施、內審和管理評審等8方面要求。
體(ti)系文(wen)件分為四(si)級(ji),第一級(ji)是(shi)(shi)質量手冊,第二級(ji)是(shi)(shi)程(cheng)序文(wen)件,第三級(ji)是(shi)(shi)作業指導書,第四(si)級(ji)是(shi)(shi)記錄表格。
CMA體系文件要求: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的編寫依據是RB/T214-2017《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》。
CNAS體系文件要求:質量手冊和程序(xu)文件的編寫依據是CNAS-CL01:201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。
作業指導書編(bian)制方法類(lei)(lei)、儀(yi)器(qi)設備操(cao)作類(lei)(lei)、期間核查類(lei)(lei)等(deng)作業指導書。記錄表格包括技術記錄表格、質量記錄表格等(deng)。
在編(bian)寫體(ti)系文件時要注意(yi)幾個方(fang)面。
第一,防(fang)止文件(jian)(jian)雷(lei)同。CMA/CNAS要(yao)求如(ru)果文件(jian)(jian)內容雷(lei)同,則不予認可。
第二,文(wen)件要(yao)符合領域(yu)要(yao)求(qiu)。即文(wen)件的(de)內容必須屬(shu)于(yu)本檢測(ce)領域(yu)。
第(di)三,文件(jian)之間有(you)要有(you)銜接(jie)。
第四,不(bu)可(ke)隨(sui)便(bian)添(tian)加手冊(ce)編(bian)寫(xie)依據。
6、CMA和CNAS體系運行要求:體系初次認可必須運行半年以上。包括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、測的準備,體系文件的編制和發布,待體系文件發布后再開始體系運行,在運行過程中邏輯清晰、運行有效等。
體系運行原則是全員參(can)(can)與(yu)、各負(fu)(fu)(fu)其(qi)責(ze)、相(xiang)互協作、共同改進。設(she)定崗位包(bao)括中心主任、技(ji)術負(fu)(fu)(fu)責(ze)人(ren)(ren)、質(zhi)量負(fu)(fu)(fu)責(ze)人(ren)(ren)、業務室負(fu)(fu)(fu)責(ze)人(ren)(ren),檢驗員、內審員、監(jian)督員、授權(quan)簽字人(ren)(ren)等,在體系運行的(de)過(guo)程中要全員參(can)(can)與(yu)其(qi)中、各負(fu)(fu)(fu)其(qi)責(ze),相(xiang)互協作,以推動質(zhi)量管理(li)體系更好的(de)運行。
4.CMA檢驗(yan)(yan)檢測機構資質(zhi)認定和CNAS實驗(yan)(yan)室認可申請流程
評審組依據CNAS-CL01:2018《檢測和校準(zhun)(zhun)實驗室能力(li)認可準(zhun)(zhun)則》要求(qiu),對實驗室環境進行查看,對檢測人(ren)員(yuan)、授權簽字人(ren)及各關(guan)鍵崗(gang)位人(ren)員(yuan)以提問(wen)、筆(bi)試(shi)(shi)、現場試(shi)(shi)驗和召(zhao)開座談會等形式(shi)進行考核,并(bing)對技術文(wen)件(jian)、原始(shi)記錄(lu)和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(kuang)進行全面(mian)細致(zhi)的檢查。